7月3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5年“数字化城市管理”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在文达楼1003会议室举行。连云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高新区大队副教导员曹长春、社会实践辅导员宋凌飞,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星、党委副书记王静、社会实践指导老师苏成兄、徐虎林及全体“数字化城市管理” 暑期社会实践队员参加大会。

大会在《夏荫里的城・微光实践记》视频中拉开帷幕,视频生动地展现了实践队员们在暑期实践中的点点滴滴,从深入城市角落开展调研实践的忙碌身影和“苏超”连云港赛区的服务保障,到参观连云港晨兴环保产业公司和鲁控环保科技(连云港)有限公司时对环保科技与数字化管理融合的探索,每一帧画面都凝聚着实践队员们的热情与汗水,也让在场人员深刻感受到实践活动的丰富与充实。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数字化城市管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环节正式开始。各小组汇报人从活动开展过程、取得的成果、实践感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重点分享了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收获,并对城市文明建设提出了建议,充分展现了实践团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接着,王静宣读了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名单,表彰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团队。




会上,曹长春对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数字化城市管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与城市管理实际相结合,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动数字化城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能与学院开展更多深度合作,共同为城市管理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张明星在总结讲话中,对参与此次社会实践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暑期社会实践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同学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对同学们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挺膺担当,让“奋斗青春”对接“时代需求”;二是学以致用,把“实践所得”转化为“学习动能”。
此次“数字化城市管理”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过去实践成果的总结与表彰,更是对未来实践活动的展望与动员。相信在学院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将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实践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创造更多优异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