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满足多元化学习需要的开放性、共享型的环境监测行业“数字化教学案例库”,2025年3月,江苏海洋大学学风涵养协会成员在沙鸥、苏成兄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连云港分中心、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安环职业健康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拍摄实践。
第一站 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连云港分中心
该中心主要负责连云港市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监控以及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水文、污染应急、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等。在水环境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按照国家标准学习了气相色谱法测水中易挥发有机物、液相色谱法测水体中阿特拉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环境水体中铅、镉、钒、磷等34种元素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铜含量等环境监测实验,并进行了相关实验视频的拍摄。


第二站 江苏省连云港环境监测中心
该中心承担连云港市及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应急监测及环境科研等工作,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在环境监测中心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同学们完成了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水质pH值的测定等实验。


第三站 江苏安环职业健康服务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污染源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及在线监测系统运维等,确保企业排放符合环保标准;同时开展职业卫生相关检测等,结合环境数据评估职业病危害,并提供环保合规咨询、应急监测及碳排放监测等服务。
公司董事长徐浩出席活动,并与同学们进行现场交流。座谈会上,徐浩董事长结合行业发展,介绍了公司在环境监测、职业健康评估及环保合规服务等方面的实践,并分享了企业社会责任案例。他鼓励同学们关注环保事业,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座谈会结束后,同学们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六价铬、水质浑浊度的测定等实验。


此次环境监测行业实验与实训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专业技能,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随着我国环境检测指标和环境标准不断更新,检测技术不断智能化,同学们参与建设的“数字化教学案例库”项目紧跟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脚步,不仅可为环境监测数字化教学提供了大量案例素材,还可有效提升我校环境监测的专业教学水平,聚焦培养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环境监测行业人才。
